国外展览列表

组织机构
立即咨询参展
 
 
 
 

中国如何继续发展全球价值链

      来源:中国贸易新闻网

     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印度裔美国教授巴纳吉(Abhijit Banerjee)、出生于法国的杜芙洛(Esther Duflo)和美国教授克里莫(Michael Kremer),他们对贫穷研究表明,穷人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,几乎很难摆脱贫穷。过去五十年,发达国家给予了贫困国家大量的经济援助,但收效甚微,反倒导致大量的腐败。那该如何改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命运呢?

       杜克大学Gereffi教授经过对全球价值链政策的研究发现,自上世纪90年代末,国际劳工组织开始重视全球价值链对贫困国家发展的影响,在一项有关“全球生产和当地就业机会”的研究项目中,他们提出利用全球化促进当地产业发展,全球价值链成为贫困国家脱贫的外部杠杆。世贸组织与经合组织(OECD)合作的“贸易援助”倡议指出:“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专注于相对优势领域,从价值链中极大地受益。” 世贸组织发表了一系列的报告,认为 “与从头开始构建垂直整合的生产流程相比,价值链是一条更容易的经济发展道路。”

      随后,世界银行以及美国国际开发署(USAID)和英国国际开发部(DFID)等国家发展机构也开始重视国际价值链的发展,这种自下而上的政策成为扶贫的主要策略。世界银行在2010年发表了《危机后世界中的全球价值链:发展视角》,强调通过全球价值链,帮助全球经济的复原,在传统的南北贸易和投资联动的供应链的基础上,南南贸易中将生产者和市场通过供应链更紧密地连接起来。而中国“一带一路”政策的提出,使全球价值链更好地帮助贫困国家发展,也帮助了欧洲一些在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的国家经济重振。

       世界银行持续重视全球价值链的发展。 2014年,该行开始倡导新的贸易与竞争力全球实践。世界银行最近发布的《世界发展报告2020年》认为,过去三十年来,全球价值链贸易大大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和帮助很多国家减贫,全球贫困率从35%降至10%。

      近年来,全世界底层40%人群的收入增长了近50%,而脱贫最快的、脱贫人数最多的当属中国。改革开放四十多年,中国积极参与了全球分工,不断在价值链上攀升,从而使生产率和收入得到大幅提高,带动4亿多人口脱贫。同样的经验也发生在越南、孟加拉国等国。全球价值链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。但当前全球价值链的成长正受到贸易冲突和新兴技术的威胁。

      中国如何继续发展全球价值链,帮助更多的国家脱困,创建命运共同体,从而也帮助自己跨过“中等收入陷阱”?笔者认为中国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:

      第一,应该成为全球价值链开放秩序的领导者。特别是在“一带一路”国家中,中国要在价值链转移与投资中遵循平等的市场规则,建造良性、开放的治理原则,激发自身与合作伙伴的能力,积极参与国际分工,并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,尤其要积极帮助贫困国家参与国际价值链的分工与合作,这也意味着更多的市场双向开放。

      第二,重视人力资本与长期投资与创新。中国在对那些发展不平衡而被边缘化的、最脆弱的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与投资时,除了对当地基础设施和地方生产能力投资外,要注意摆脱传统跨国企业殖民、掠夺模式,不要进行单纯的产能输出,要树立长远目光,对当地的劳工进行培训,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,以此来帮助当地脱困。

     第三,积极与世界银行、各种区域开发银行、劳工组织通力合作,注重发展伙伴关系。中国应该鼓励本国的新兴跨国企业与各种国际组织合作、与东道国的利益相关者合作,将涉及地方利益和东道国的优先事项与跨国投资结合起来,确保公平对待工人,采用环境可持续的商业惯例,并支持当地社区的发展,从而建立起共生发展的商业共同体。

      总而言之,过去40年,我们看到了全球价值链在南北经济合作中蓬勃发展,帮助许多外向型国家脱贫,未来40年,我们预见全球价值链会在南南合作中进一步发展,这是世界给予中国的新的发展机遇,也是中国将承担的天下责任。在这个全球共同发展过程中,中国新兴的跨国企业将树立许多“以美利利天下”的实践,我们不妨乐观预测诺贝尔经济学奖会从中国这些成功的实践中产生。